Deepseek+农业爆火,农民将被取代?别开玩笑了!
前不久,中国境内首个基于DeepSeek提供公众服务的农业行业大模型——“雄小农”AI农业大模型正式发布,据报道称该模型立足于生产需求,整合了农业专家和生产一线经验与历史数据,形成标准化的农技知识库,提供科学化的种植、病虫害防治等指导。
央视网记者在两会现场采访全国人大代表、贵州省六盘水山海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世瑶时,他认为AI可以精准解析市场需求、消费者偏好,实时追踪农业前沿动态,让田间地头对接最新技术。但他也提醒,科技赋能不等于“拿来就用”,关键要因地制宜,做好本地化适配。
智能农机、精准种植、农田管理、农业气象预测、植物病虫害监测….随着AI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飞速扩张,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正在悄悄改变,有人不禁发问,面对AI技术的冲击,农民该何去何从呢?
笔者认为,不用过度担心,AI不是抢饭碗,用好了锦上添花。
“老把式”的混沌性决策 无法取代
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智能温室中,尽管AI系统能精准调控温湿度,但当番茄植株突发系统性黄化时,仍需65岁园艺师通过触摸叶片背面绒毛、嗅闻茎秆汁液来判断是根结线虫感染还是营养失衡。这种基于数十年经验形成的生物直觉,能瞬间整合植株微颤、气味变化、触感粘稠度等200余项隐性指标,而现有传感器仅能捕捉其中30%的显性数据。
再看另外一个案例,日本京都"百年黄瓜"种植园,传承者能通过指甲掐断茎秆时的脆响频率,判断木质部导管健康状况,这种声音频谱包含17种生物信息,远超现有声纹分析设备的解析能力。
对突发事件的判断和处置 无法取代
在云南元阳梯田的魔芋种植区,暴雨后滑坡形成的临时性种植带,要求农民在10分钟内完成地形评估、土壤重构和排水规划。这种需要即时整合地质结构、微生物活性、传统生态知识的应急决策,现有农业AI系统响应延迟达2小时以上,且地形建模误差率超过40%。
来看一下数据对比:
人工经验:5分钟完成3D地形脑内建模
AI系统:激光雷达扫描需15分钟,点云数据处理需25分钟
在农业生产中,遇到突发事件需要管理者在短时间做出判断,并及时进行补救,依赖AI往往会出现偏差,甚至无法计算。这时,管理者的经验更为重要。
2023年海南台风"苏拉"过后,有经验的菜农通过观察折断茎秆的髓心颜色,临时发明"竹签嫁接法"抢救300亩受损青椒。这种在灾难现场即时产生的技术创新,需要同时突破植物学原理、材料力学限制和工具限制,现有AI系统在突发场景下的创新响应时间为72小时,远滞后于实际需求。
多年经验积累形成对生产环节的把控 无法取代
山东寿光"番茄-熊蜂"共生系统中,有经验的农户能通过观察蜂群飞行轨迹的疏密变化,精准判断授粉效率与病虫害爆发的临界点。这种涉及昆虫行为学、植物生理学、微生态学的综合判断,现有AI模型仅能实现单因素70%的预测准确率,多因素耦合预测误差达55%。
另外,生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传感器使用存在弊端,如蔬菜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调控存在0.3秒级的化感作用响应,而现有传感器时间分辨率局限在5秒级,丢失83%的关键生物信号,也无法做到精准的感应。但老公民通过观察,可以及时了解作物情况,做出判断。
种植者不可被替代性的本质:人类的"暗知识"
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显示,经验丰富的农户大脑中存储着约1200种"不可言传"的种植知识,包括:
1、指尖对土壤团聚体破碎力的百万级触觉分辨率
2、视网膜对叶片反光波谱的亚纳米级辨识能力
3、前庭神经对温室气流变化的微帕斯卡级感知
这些人类通过亿万年进化获得的生命感知能力,与作物经千年驯化形成的生物特性之间,存在着算法难以复现的共进化默契。
正如日本"蔬菜哲学家"藤田和芳所言:"真正的农业智慧,是让数字在生命律动中找到恰如其分的位置,而非用代码重新定义生命。"在可预见的未来,AI与人类将在蔬菜生产中形成"算法提供确定性,人类驾驭不确定性"的新型共生关系。
当腾讯元宝的根系生长模型能预测三天后的吸收峰值,当DeepSeek破解了番茄风味的基因组密码,我们仍需保持敬畏——在寿光的智慧大棚里,仍有老农凭指甲掐茎杆判断水肥的经验难以被数字化。这场技术革命的价值,不在于用算法取代农艺,而是构建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的共生生态。未来蔬菜产业的竞争,将是生物科技、信息科技和农业科技的三螺旋演进,其终极目标不是追求绝对控制,而是实现生命系统与数字系统的和谐共振。
Deepseek农业应用方向
1. 智能农业监测:土壤和气候监测、病虫害预警;
2. 精准农业: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、自动化农机;
3. 农产品市场分析:价格预测、供应链优化;
4. 农业知识普及:智能问答系统、在线培训;
5. 农业金融:贷款、保险;
6. 农业机器人:自动化采摘、除草和施肥;
7. 农业大数据:数据整合与分析、预测模型;
8. 农业物联网:设备互联、远程控制;
9. 农业区块链:溯源系统、智能合约;
10. 农业社交网络:信息共享、市场对接。